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范文精选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范文第1篇

所谓的大学生就业偏好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主体对某项社会认知的评价、态度以及认知等,大学生的就业偏好既是对一种社会评价的直接表现也是对社会主体的一种直接评价。简而言之,大学生作为择业的主体,希望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可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但是大学生往往又会存在职业的预期目标制定过高的现象。因此一些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会出现择业区域扎堆、择业岗位扎堆,难以对自己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经常容易造成职业期望过高,期望的收入与工作不相符,期望的单位性质与自己的期望不相合。如果把大学生的就业看作是一次选择的话,那么根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大学生根据就业偏好所进行的理想选择应是建立一定的前提之上的。首先,大学生在进行自身定位的时候往往以最大利益作为目标;其次,在特定情境中应当具有特定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再者,由于人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大学生从意识上就形成了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不同的就业后果;最后,大学生在对人主观选择上已经存在着不同的结果排列,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存在着最合宜的追求,这对于大学生寻求最大价值具有很大优势,这种理性上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选择。

第一,大学生对于社会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认识存在着不足,如果人力资源的存储充足则理性的选择范围要大;若人力资源的储存不充足,则大学生对于职位的选取也更难、更少。

第二,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往往会选取搜索一定的人力资源,针对其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具有目的性的选取。

第三,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需要对所有控制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人力资源信息的分布情况来对自身的择业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其分析的信息再进行择业之前分析,因为大学生掌握的控制信息决定其在后续行为过程中的分布状况。

第四,大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的分析在择业过程中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择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的职业走向。因为面对第一次择业时,需要具有理性的认识,具有理性的选择,否则对大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理性的择业行为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人际关系或者是一定的社交关系。面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重视的是理性择业过程中具体操作,从各个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不仅需要对社交关系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人际交往行为进行核对。只有在择业过程中选取最优解才能够实现最佳择业效果。因此人们在决定寻找择业的最优标准的时候需要针对其进行认真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

一,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城乡分割、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等现象都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而这样形成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流动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集中效应,也就是大部分的人才都涌向经济发达、发展机会较多而福利明显更好的地方,而一些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方严重缺乏人才的流通,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竞争在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变得更加的激烈,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仍呈现人才不足的状态。

第二,不合理的体制安排和政策措施没有真正起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作用。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国家虽然已经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险体制内,但实际起到的保障作用却十分薄弱。另外,这些政策的安排没有将构建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重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仍不够健全,地区间差异、机关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制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等,成为了制约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的因素。

第三,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的缺陷增加大学生就业困难。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提供的就业网络信息不够、给予的监督力度还不够等,甚至严重的还出现了非法机构或人员会在毕业季的时候利用大学生经验不足等特点欺骗其钱财等社会问题。另外,我国还存在一系列如户籍、档案限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也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第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扩招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未能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体现我国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方面。我国高校仍带有计划体制的色彩,培养模式对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反应不够灵敏,热门专业招收的学生数量逐步膨胀,而相对冷门的专业却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甚至有些专业因招生人数不够而被迫叫停。我国的教育仍比较保守,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实践能力与个性的培养,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匮乏。总体说来,就是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第五,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创业保障。自主创业是其中一个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的就业政策也可以发现,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战略举措。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仍然偏低,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不足,同时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学生创业保障和扶持政策仍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创业促进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对于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建议

(一)经济制度首先,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指标是就业所在地的经济状况、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因此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此改善农村和城市及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就业环境差距,这是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的必然选择,只有西部地区、小城市和农村发展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与东部和大城市差距缩小了,大学生才会在择业时对其产生偏好。另外,通过改善经济结构来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趋向。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所有制结构上讲,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吸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为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从产业结构上讲,要调整加工产业,更好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其次,利用利益激励来矫正大学生择业偏好,政府要利用利益激励制度来对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加以引导、调节和控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解决边远落后地区的问题,政府可通过设立一定数量的专项奖学金、行业奖学金和地区定向奖学金来引导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重点行业、边远和艰苦地区工作。通过给予大学生较高的工资待遇、减免助学金贷款和享受特殊津贴等优厚条件,激励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二)完善体系要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完善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会因为没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出现气馁现象。要使当前国家建立起的失业和待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待业和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意在面对高校毕业生的时候需要提供最低的保障,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救助效果,政府部门要从劳务保障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构建起完善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免费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指导、咨询、职业介绍等服务。

(三)高等学校要强化就业指导职能,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要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全程化的就业偏好指导模式。每个阶段有各自的核心任务,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萌芽阶段一般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往往带有高中时期或小时候树立的理想成分,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是要开展对他们在职业层面上的人生理想教育。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塑造阶段一般为大学二年级,随着大学生对专业的初步认知和对社会现实的初步了解,他们的职业意识开始塑造。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不仅要引导他们适应专业学习,而且要鼓励他们进行职业探索,从而制定初期的职业目标。大学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形成阶段一般为三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已比较成熟,对于本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这一阶段指导的核心任务是不仅要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较为完善的人生规划设计,掌握求职技能。大学生现实就业选择偏好的阶段在时间上处于大学四年级,这时大学生已基本上做好了走上社会的准备并且大部分学生开始实习和寻找工作,指导的核心任务不仅要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做好大学生就业选择心态的调整,重点要放在对学生适应工作要求、寻求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劝诫

大学生就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肺炎疫情;大学生;就业;升学;影响

1引言

2020年初,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简称“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生产等在上半年几乎都按下了“暂停键”。为防止疫情扩散,国家要求全国各地,尤其是疫情严重的区域实行封锁机制来尽可能阻断疫情传播,这也使得上半年的人员流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生产中断、经济下行,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冲击下无力挣扎,最后歇业裁员甚至破产倒闭。到2020年下半年,国外的疫情迅速蔓延,尤其是美国、欧洲等地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许多有出国留学计划的学生不得不调整自己原有的安排,重新规划未来的道路。据教育部估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同比增长35万人。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许多毕业生的未来规划被迫做出调整,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疫情的冲击,使他们不得不推迟或者改变自己的就业或者出国留学计划,准备考研或另寻他路。本文以A大学为例,旨在把握当下受到疫情冲击的大学生就业及升学形势,探寻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为该群体的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和建议,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平稳地由校园步入社会,同时也为相关政策的出台及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建言献策。对于暂时未面临就业及升学问题的大一和大二学生,本文也将其纳入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兼顾低年级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客观的分析。

2文献综述

2.1肺炎疫情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桂兵(2021)对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国家层面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基础有待稳固;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在疫情爆发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政策,但其效应充分发挥还需时日。从用人单位层面来看,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锐减是一大重要原因。从学生层面来看,疫情的到来加大了学生的毕业和就业双重压力,使其产生心理焦虑,导致求职信心不足或者由于返校延期等客观原因影响求职准备,且部分因疫情推迟或放弃出国计划的学生转向就业,也加剧了求职竞争,此外,有些学生就业观念落后、择业观不正确,也成为其自身求职路上的阻碍。徐杨等人(2021)使用凯斯勒10量表对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主要表现为悲观就业心理、紧张焦虑心理、自卑怯懦心理和依赖外界心理等。

2.2肺炎疫情下的大学生升学研究

霍树婷(2021)以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届和2021届部分吉林省高校毕业生为调研对象,发现受2020年5月教育部的专升本扩招和硕士研究生扩招政策影响,打算进一步升学深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有了明显上升,且多数有升学想法的毕业生对2022年的专升本和硕士研究生招考持有极为乐观的看法。硕士研究生扩大的方向是面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高校,黄素雅等人(2020)指出,国家通过此举促使人才流动来大幅度推动两地区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加。扩大硕士研究生规模、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规模,对于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0月8日至31日向A大学的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92份,有效回收率为98.67%(剔除标准:问卷内容不符合逻辑,答案呈明显规律性)。研究对象分布情况如下,性别:男生占38.33%,女生占61.67%。年级:大一占6%,大二占25.67%,大三占53.33%,大四占10%,研一占3.67%,研二及以上占1.33%。专业:文科占40.67%,理科占22.67%,工科占33.33%,农学类占1%,医学类占2%,军事类占0.33%。

3.2研究工具

探究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升学的影响在实际调查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互联网、微信、QQ社交平台等,调查了大学生群体就业及升学受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及主要问题。在进行具体分析时,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录入、分析和解释。问卷分两部分进行设计。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围绕疫情对大学生升学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统计调查和差异分析,包含:(1)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2)调查学生群体在肺炎疫情爆发前后的升学及就业计划、安排、选择。第二部分,分别针对调查对象在疫情爆发前后的升学及就业计划、安排、选择,对疫情爆发后选择改变或坚持原本选择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目标院校(工作)所在地、就业方向等因素对调查对象是否改变计划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打分来展示。设计问卷共计21道题,包括11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3道打分题、1道填空题,既定性、定量分析所要研究的内容,又可以形成有针对性的发展研究。

4实证结果及分析

4.1疫情对升学的影响分析

升学包括国内升学和国外升学,在此次调查中,疫情爆发以前有49位同学表示有出国的打算,占比8.28%;疫情发生之后,其中24位同学表示依旧会出国留学,而其余的25位同学则放弃出国,选择在国内考研或者直接就业等。尽管疫情对出国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或多或少增加了难度,但还是有一半左右的同学坚持原本的出国留学想法。对于国内升学,有6.06%的同学在疫情之后放弃考研选择就业,据调查结果显示,其中63.64%放弃的理由是考研竞争过于激烈,从而选择直接就业,还有部分是想要早日参加工作,为社会做贡献或者因自己不确定考研科目的未来发展而选择了就业。据了解,2020年以来,受国内外特殊形势的影响,硕士研究生大幅扩招,2020年2月28日,教育部宣布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较2019年增加18.9万;2020年9月再次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有媒体信息显示,2021年会继续保持扩招态势,虽然扩招幅度没有2020年那么大,但是依然会保持12%左右的扩招规模,预计将会扩招12万人左右。此次调查中,有24位放弃就业转向考研的同学,均是受此政策影响,认为研究生扩招会使考研成功率增大,进而提升未来高质量就业概率,选择继续升学整体优于在疫情大环境下直接就业的决定。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不仅表现在地域上,还表现在专业上。从扩大升学率的具体专业来看,其方向主要是面对国家战略以及民生领域急需的专业学科及相关学科。本文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即大三、大四年级)有部分已选择跨考至这类专业或者在疫情期间凸显发展机遇的专业,如电子商务。相比之下,大一及大二年级学生的跨考意愿更加强烈,有跨考想法的人数比例也更高,其中有一小部分同学表示,会考虑先行辅修以对专业相关情况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本研究对学生所认为的疫情对考研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由结果可知,双侧Sig值为0.000<0.05,因此认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疫情对备战考研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即存在较大影响。

4.2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他们觉得疫情对就业影响的程度是否有关,本研究对此进行相关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为0.827,即大学生所选择的就业方向除此之外,对大学生就业方向以及是否会因为疫情改变就业方向也做出调查,并进行相关的方差分析。假设就业方向不会对改变就业方向产生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显著性为0.811>0.05,即同意原假设,就业方向的选择与疫情后就业方向的改变无关。可能存在两种原因:首先,疫情爆发突然,本就扰乱了应届生的毕业求职进程,若临时再改变就业方向,会增加成功就业风险;其次,学生群体可能未对自己专业以外的其他领域进行过详细了解,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改变就业方向并不利于自身就业。

5结语

本文基于A大学的问卷调研数据,研究了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及升学的影响。本文研究的4个重要结论是:(1)疫情对备战考研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即存在较大影响;(2)疫情爆发之后,相较于大三大四年级,大一及大二年级学生选择在研究生阶段跨考至国家战略以及民生领域急需的专业学科及相关学科或者在疫情期间凸显发展机遇的专业的意愿更加强烈,有跨考想法的人数比例也更高;(3)大学生所选择的就业方向与他们所认为的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无关;(4)就业方向的选择与疫情后就业方向的改变无关。本文的主要价值在于根据当下受到疫情冲击的大学生就业及升学形势,揭示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研究结论对于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同时为相关政策的出台及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本研究的实证结论及相关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全面控制肺炎疫情,积极恢复经济。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或升学预期。稳定大学生群体对肺炎疫情的认知最为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上切断疫情的传播,及时公布疫情研究的新进展,及时公布疫情的防治措施。同时,国家的经济发展大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群体对于自身未来就业或升学情况的预判,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有助于产生正面效益。

(2)注重大学生未来规划辅导。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受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均有在研究生阶段跨考至国家战略以及民生领域急需的专业学科及相关学科或者在疫情期间凸显发展机遇的专业的意愿。因此就需要高校强化指导与服务工作,使学生对相关行业现状早了解、早认识、早准备,无论是从就业角度还是从升学角度都做好积极的未来规划。

(3)强化政府政策效应与效果。相关研究显示,我国高校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奥肯定律的表述,国家经济的增长势必会降低国家失业率,带动就业率增加,从而形成“国家经济增长-失业率降低-就业率增加”的良性正循环。因此,落实好政府扩大国内升学规模的政策,短期可有效减少就业压力,长期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助推力。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依托现代技术,深入发掘新的毕业生就业渠道,拓展毕业生可就业行业,为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和单位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桂兵.后疫情时代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1):76-77.

[2]徐杨,郭芹.新常态疫情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展经济,2021(4):130-132.

[3]霍树婷.疫情对高校毕业生择业趋向的影响——以吉林省为考察对象[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3):165-168.

[4]黄素雅,龚倍杰.疫情背景下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7):209-211.

[5]李景婷,黄亦莲,李艳敏,等.病毒肺炎疫情下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院,2021,21(03):464-466,469.

大学生就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教育

一、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与障碍

1.大学生择业时常见的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这是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常见、最难避免的一个心理误区。它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地区的心理倾向。大学生择业的这一心理倾向,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调查表明,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首先,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地区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

(2)消极依赖。指大学生在择业目标选择上、在面临择业竞争时,期盼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国家、学校和老师帮助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一倾向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经历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毕竟只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缺乏求职择业的经验,仅拥有较为简单的与家人、朋友、老师的社会关系。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就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但如果不设法消除这种依赖性,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3)情绪波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在情绪上出现异常波动,较多的表现为焦虑、不安甚至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一项大学生择业前情绪状态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择业前抑郁焦虑普遍存在;并且女生的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抑郁水平则低于男生。造成大学生择业前情绪波动和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缺乏自信和足够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恋爱困扰、家庭背景等。

(4)盲目攀比。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大家都想去沿海地区,他就想去沿海;听说金融、IT行业热门紧俏,就想去这些行业谋一份职。这种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挫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

2.大学生择业时常表现的心理障碍

(1)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毕业前夕,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沉重,紧张烦躁。

(2)自卑。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常表现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惭形秽,缺乏信心和勇气。这使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阻碍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

(3)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面试前准备的“台词”忘得一干二净;或者由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没有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来。

(4)自傲。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他们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5)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对策与措施

1.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高校要加强国情教育,教育毕业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教育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多做贡献;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2)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知识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所需知识的共性要求,培养学生掌握三方面的知识:一是宽而实的基础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开始,高校就要培养他们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在大学四年中,为他们制定一个个目标,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初中级考试,取得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报关员、营销员等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等。

(3)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毕业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系部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办公室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4)进行相应的体验式培训。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用传统式的培训,培训对象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体验式培训”采用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即包括小组讨论、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行动指南等方式,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可采用体验式培训来帮助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用职业生涯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就业,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使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比较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技巧,将来成为更有成就的人。

2.大学生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主要应做到:

(1)自我反省。大学生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明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点怎样,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哪里,最适合干什么等。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2)社会比较。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在客观上要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可以与社会其他人员作比较,特别是与自己条件、情况相似的人进行比较,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可以通过社会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及自己参加社会活动(如社会实践)结果的分析来认识和评价自己。

(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验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通过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减少择业的盲目性。

3.大学生要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

(1)自我转化法。当就业不良情绪不易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把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如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假日郊游等,使自己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以求得心理平衡。

(2)适度宣泄法。择业时遇到挫折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应进行适度的宣泄。忧虑隐瞒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是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以及参加打球、爬山等运动量大的活动。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该是无破坏性的。

(3)松弛练习法。这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放松身心的方法。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如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等。择业时遇到类似心理反应,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练习。

(4)自我安慰法。择业时遇到困难和挫折,尽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时,应说服自己适当让步,不必苛求,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5)理性情绪法。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观念引起的,如果变非理性观念为理性观念,就可消除情绪困扰。例如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利和理想的”,遇到择业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转变这些错误想法,不良情绪就会得到调适。

参考文献:

[1]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4(1):408-410.

[2]刘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67-68.

[3]王永进.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2005(1):16-18.

[4]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5(2):40-41.

[5]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6]张钰.试论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4(4):36-47.

大学生就业范文第4篇

(一)就业力与大学生就业政策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是在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含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就业力也不等同于职业技能,而是把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更高附加价值,进而为个人创造有尊严的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能力,是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总的来说,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仅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和特质,并且需要积极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学习与成长。

产业人才需求变化迅速而高等教育调整相对缓慢,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落差,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力不充分,这是一个世界性就业难题。当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最显著的发展趋势是政策目标逐步从提高“就业率”转变为提升“就业力”。就业率是数量概念,以就业率为目标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注重通过引导就业意向和拓宽求职渠道等政策措施,在短期内(大学毕业后6个月之内)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数量。但是对表面数量指标的过度关注容易掩盖人才供求内在矛盾,致使大学生就业力不能充分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这一实质性问题长期蓄积,最终导致就业愈加困难且愈加难以解决。

与此相对应,“就业力”则是质量概念,关注大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职业生涯发展,包括可在不同专业领域内转换的核心工作能力的养成。以就业力为目标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并非只注重短期就业数量,而是重视大学生的竞争力。从劳动市场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培养出具备核心就业技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能够为组织创造高附加价值的高素质毕业生,其本身就是将来为社会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源泉。因此,就业力是长期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和保证,是使就业率表现出来的数字信息具有真正意义的本质。

从“就业率”到“就业力”的转变,是大学生就业政策理念的深刻变革,反映了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深化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急剧变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都面临要更直接贡献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帮助学生发展就业力,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610万,加上往年毕业后未及时就业的大学生,2009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710万人以上。从山东省的情况来看,2009年山东省内有高校毕业生43.6万人,加上省外高校山东生源毕业生回鲁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毕业生首次突破6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困难之大前所未有。

目前社会各界对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激增的议论较多,并将其归结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来看,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自1999年高校首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到23.3%,但是与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仍然处于极低的水平。以2005年数据为例,欧洲国家的毛入学率一般在60%以上,美国为83%,韩国为90%,泰国为43%,我国台湾地区也达到82%。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正处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新兴产业发展,还是传统产业改造,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并注入新的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大学生数量过多,而在于没有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一方面,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创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也无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种种因素表明,大学生就业已经不是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区域、某一层面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这是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的突破口,也是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重中之重。

(三)研究目的与视角

基于上述背景,《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调查研究》旨在通过样本调查获取可靠的研究数据,并以规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围绕大学生就业力能否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这一核心问题,深入系统地分析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从就业力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政策,理顺大学生就业政策与高等教育政策的关系,明确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的职责定位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在新形势下推动大学生就业政策创新、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有效路径。

二、研究方法

(一)调研过程

课题研究经过了以下3个阶段:

访谈调查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9家用人单位和15名毕业时间为2-4年的大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结合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力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形成有关大学生就业力内涵、现状和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为随后阶段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奠定基础。

问卷调查阶段———设计《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调查问卷》,以2005-2007年毕业于山东省高校并拥有2-4年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为抽样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793份,回收率为79.3%,其中有效问卷数679份,有效回收率67.9%。调查时间为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

系统研究阶段———根据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结合课题组搜集掌握的大学生就业力相关研究资料,开展系统研究,完成报告。

(二)就业力的测量

本课题小组编制的《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力调查问卷》以就业力的测量为重点,相关内容涉及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就业状况、高等教育与就业力的关系等。就业力的测量是在综合分析了访谈研究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23个就业力构成项目,并对每一个项目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具体项目及其定义如表2.1所示。

三、具体分析

(一)最重要的10项核心就业力

本次调查要求毕业生评定各项就业力对目前工作的重要程度(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结果如表3.1所示。分析23项就业力的排序,可以发现,重要性排名居前的就业力基本属于人际技能和个人素质范畴,如责任心、团队协作、倾听、谈判、口头表达、忠诚度等,而重要性排名靠后的就业力则多数与学历教育直接相关,如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外语等。

当然,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与学历教育和学习成就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对实际工作不重要,而是显现出高校毕业生在迈过了最初的就业门槛之后,随着职业生涯逐步展开,与人际沟通和个人素质相关的核心就业力对职业成功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同时还可以看出,不同规模用人单位的就业力总平均分基本相等,这说明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对就业力的要求处于同一水平。

此外,不同规模用人单位排名前10项的就业力也基本相同,但相对重要程度略有差异。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中小规模单位更加重视倾听能力、谈判能力和忠诚度,而员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较大规模单位更加重视团队协作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根据调查结果,列出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最高的10项核心就业力,分别为: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倾听能力、谈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忠诚度、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压力承受能力。

(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水平

本次调查要求毕业生评价自己在大学毕业时达到的就业力水平(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结果如表3.2所示。总体来看,毕业时水平较高的前5项就业力分别为:责任心、忠诚度、倾听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而水平较低的后5项能力分别为:判断决策能力、谈判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捕捉机遇能力、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

还可以看出,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力总平均分存在一定差异,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高职专科(3.55)、硕士(3.46)、本科(3.28)、普通专科(3.27)。这个结果显示出就业力不足是当前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于高职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对各项就业力的排序略有差异,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外语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高职专科生在团队协作能力、谈判能力、计算机基本应用方面稍强。

表3.2大学毕业时具备的就业力水平

本项调查要求毕业生分别评价其在大学毕业时具备的就业力和目前实际工作所要求的就业力,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可以反映高等教育中的就业力培养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1.总体比较

如图3.1所示,毕业生具备的就业力总体水平低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这一结果说明高等教育必须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2.分学科比较

如图3.2所示,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力满足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要求的程度存在差异。毕业生就业力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最大的为经济学,其后依次为医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和文史哲类专业。这一结果说明,经济学、医学类专业需要更加重视就业力培养,进一步强化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直接联系。

3.分学历层次比较

如图3.3所示,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力满足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要求的程度存在差异。普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差距最大,其后依次为普通本科、硕士和高职专科。这一结果说明,普通本专科教育在就业力培养上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而高职教育由于其面向市场、贴近实战的定位,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4.就业力分项比较

图3.4列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有显著差异的18项就业力,其中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前10项就业力分别是: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可以看出,上述10项就业力基本属于承担较高层次工作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5.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力分项比较

如表3.3所示,各学科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最大的能力上,排名为前3名(含并列)的项目如下:经济学———谈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医学———压力承受能力、谈判能力、专业应用知识及捕捉机遇能力;工学———口头表达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管理学———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学———专业应用知识、时间管理能力、主动性;法学———谈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捕捉机遇能力;文史哲———捕捉机遇能力、谈判能力、压力承受能力。

由上述不同学科的比较可以发现,除理学学科外,其他学科在谈判能力和捕捉机遇能力上普遍存在着毕业生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要求差距较大的情况。

表3.3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

(四)毕业生兼职与就业力

1.兼职工作经历

本次问卷调查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兼职工作经历,结果如表3.4所示。约65%的大学生有兼职工作的经历,但兼职工作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的仅占19%,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一般的占16%,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低的占30%。

2.兼职工作经历对就业力总体影响

如图3.5所示,在校期间有兼职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3.34,没有兼职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3.27。这一结果说明,大学期间是否从事过兼职工作对毕业生就业力没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完全不同于常规看法,也不同于本研究的预期。

经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如图3.6所示),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较高的毕业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3.47,相关性一般的毕业生就业力平均得分为3.31,相关性较低的毕业生平均得分为3.19。这意味着,只有在兼职工作与所学专业具有一定程度相关性的条件下,兼职工作经历才能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产生积极影响。

上述发现一方面指出了兼职工作经历对毕业生就业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二者关系的复杂性。兼职工作和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性兼职不仅起不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甚至还可能因为挤占正常教学安排等不足,而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强化对大学生实习实践的统筹规划和制度安排,加强实习实践与所学专业的关联性,实现常规教学活动与实习实践活动的整体对接,促使这项工作向更具有实质意义的层面发展。

3.兼职工作经历对就业力分项影响

如图3.7所示,拥有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的兼职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在自我反思能力、主动性、判断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五)高等教育与就业力

本项调查要求毕业生根据其大学经历和工作经历,分别评价所在高校及教师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模式的重视程度,以及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模式对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和职业成功的重要性。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如图3.8所示,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较重要而高等学校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的缺失性项目,按差距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培育良好心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应用性知识、兼职工作机会、以学生操作为主的课堂教学、师生课外交流、就业指导与培训、有竞争性和压力的学习气氛、学生选择专业和课程的自主权;高校重视程度超过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实际需要的冗余性项目包括概念理论性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期终课程考试等项目。上述分析揭示了高等学校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着力方向和重点,即一方面要控制和缩减冗余性教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弥补和强化缺失性教育教学模式。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大学生就业力整体水平偏低,不能充分满足于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大学生就业力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及实习实践经历显著相关,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固化以及缺乏覆盖全体学生的高水准实习实践教育等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力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第三,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指政府实施的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取向的人才供需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发展高等教育、提供职业培训和劳动中介服务、保障就业公平、引导就业意向、优化人才供需结构等。只有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理顺大学生就业政策、高等教育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良性互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要实现大学生就业政策目标从“就业率”向“就业力”的转变,政府必须相应大幅度调整政策框架,其中关键是要把过去毕业后的就业指导与供需见面政策,向前推进到高等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建立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紧密配合、整体推动的就业政策体系。

五、建议

(一)政府:制订面向高等教育的就业政策

目前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大多是在正式教育过程之外的额外补充。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本出路仍在于提升正式教育中的就业力培养。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理念,构建面向高等教育过程的就业政策体系。

1.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高等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的互动发展提供空间。维护高等学校法人资格,支持高校特色办学和多元化发展,真正赋予高校自主核定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调节系科招生比例、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权利,使高校的系科所、师资、招生名额、课程学程、学制学位能够弹性调整,鼓励高校适当降低毕业率,提高毕业生质量,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大学就业力教育基金,鼓励和引导高校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就业力教育不等同于提供就业培训的专门课程,而是要把就业力相关内容整合进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推行就业力教育是一项涉及广泛、影响深远的大工程,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一是资助高校、院系、教师提出提升就业力的教学改革方案;二是对推行就业力教育成绩显著的高校进行奖励,并推广其在机制、措施、课程规划、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三是对有关就业力的学术和政策研究提供支持;四是为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资助,引导校企双方建立大学生实习的双赢机制。

3.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促进大学提升就业力教育水平。高等教育评估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原先针对院校认定和课程认定转移到关注以就业力体现的学生学习成果评定。学习成果一般定义为:作为接受特定高等教育的结果,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包括获得良好的职业、高额的收入、对社会的贡献、享受良好的生活方式、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多种成果。英美等国经验表明,将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紧密结合,变过程评估为结果评估,在自主办学前提下可以有效激励高校提升就业力教育水平。

4.建立就业力信息平台,为人才供需对接提供信息支持。一是结合官产学力量,建立就业力基础测评工具,如“大学生就业力技能标准与测评方法”、“大学生职业性向标准量表与参照常模”,以明确大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能力素质要求;二是建立部级“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数据库”,并强化对产业发展所需就业力的预测与调查,跟踪评估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只有以这些信息为依据,高校才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大学生也能够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方向。

(二)高校:建立以就业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实施就业力教育的首要原则是应该以所有学生为对象,广泛而系统地落实于整个大学教育内容之中,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机会利用大学教育发展其就业力。实施重点包括:推行通识教育与弹性学制,延缓专业分流,扩大学生职业发展选择空间及对产业人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强化课程设置与产业发展及学生就业需求的联系,在课程规划与改革中引入用人单位意见,适度引入产业界师资协助教学,鼓励有序的教师校外兼职,提升教师对于产业界实务的了解,推动教师队伍向教学科研、实验实践指导、社会服务等不同方向多元化发展;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中融入表达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核心就业力的培养,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如何运用于产业实务;建立促使教学单位及教师重视就业力培养的激励机制,把毕业生就业表现纳入教学单位绩效评价;强化就业辅导工作,提升就业指导中心功能,开展信息交流、个性化职业辅导、职场体验、人格及职业性向测评、毕业生就业调查等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大学生实习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深入的实习工作机会,以就业体验提升就业力;建立学生就业力评估制度,明确订立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自身能力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改善学习及职业生涯管理,鼓励学生积极的终身学习。

大学生就业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伴随高等学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上升,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作者分析了许三多精神与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向许三多学习什么,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也就会更易找到工作。

Keywords:ThespiritofXuSanduo;Thesituationofobtainingemployment;Connection

Abstract:Withmorestudentsbeingenrolledincollege,thenumberofcollegegraduateincreasesyearafteryear.Besides,thefinancialcrisishappensin2008.Bothcausethatitisharderforcollegegraduatetofindajob.ThroughanalyzingthespiritofXuSanduoandthesituationofobtainingemployment,expertspointoutwhatweshouldlearnfromXuSanduoforthesakeofimprovingourcompetingabilityandgetajobeasier.

《士兵突击》感动了很多人,许三多精神也感动了很多人,他耐的寂寞,甘于平淡,大寂寞后的生命启示。许三多被许多人评论为中国版的“阿甘”,因为他们有很大的共同点。简单,执着。他们生活简单,思想也很简单,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生命中碰到很多人给予帮助,然后用力抓住每一次机会,看做救命稻草,认真完成看似无意义的事,坚持到底。“当初看似抓住救命稻草,到最后其实抓住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这个高连长对许三多的评价,其实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存在这种精神,努力做好能做的,少些杂念,多些执着。

相信自己的明天会更美好。【1】

一、什么是许三多精神

许三多精神是甘于平淡,耐于寂寞,忍辱负重,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少些杂念,多些执着。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抛弃,是相信,是包容;不放弃,是坚持,是笃定。他相信,一切的一切都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出实践。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二、当代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2009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下面两图为最近几年大学生毕业量和就业率的对比图

【2】

通过以上图示可以明显地看出最近几年大学生毕业量逐年增加,然而每年的就业率却是逐年下降。2009年当年大学毕业生达到611万人以上,加上前几年的累计未就业的毕业生将近480万,所以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将更加严峻,加上经济面的影响,2009年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困难时期。

三、许三多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就业的联系

在一些人看来,许三多够“傻”,一次腹部绕杠竟然玩命般的做了333个,他说,

“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许三多“笨”。老兵不干的,他抢着争着干;

许三多“缺心眼”,他说,“记住一个人的好,总比记住一个人的坏好。”可是,就靠

着这股傻劲,乡下孩子许三多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列兵渐渐成长为尖兵。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意志消沉、萌生退意;而有的则像许三多一样坚忍不拔、踏实肯干、真诚待人,同样起点的毕业生因为面对挫折的作为不同,最后取得的成就也就不同许三多身上这些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正是不少毕业生所欠缺的,也是大学生应该学习的地方。大学毕业生要回归一些本原的东西,所谓“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以往花了不少心思,要学会像一些面试技巧、人际关系等求职技能,以为如此就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实际上,一个毕业生在职场上的竞争力来自有真才实学、道德素养、面临困难时的意志品质如何。眼下一些大学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不愿屈就,甚至有业不就,许三多身上那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今天好好把握”的精神更有现实意义,如果每个大学生都心存许三多的这份心,何愁找不到工作。在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时,大学生不在简单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更应该是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但是,归根结底,大学生要提高自己能了,多学学许三多精神,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

四、当代大学生就业时应该学习许三多的哪些精神

(一)坚持梦想

在人生中每一个能通往安逸的岔路口,他坚持告诉自己,我的目标是电影。5岁的时候,《少林寺》的热播点燃了王宝强的梦想火焰;8岁王宝强启程去少林寺习武;1999年王宝强来到了北京参加了北漂大军,一蹲就是两年。在人生中每一个通往安逸的岔路口,他坚持告诉自己,你的目标是电影。坚持梦想,这就是王宝强走向职业成功的第一把“钥匙”。

(二)真诚待人

在上某电视台的一档读书栏目时,王宝强被问到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你碰到了人生的第一个机遇,这是运气。但你后来迅速地接了《天下无贼》、《士兵突击》和《集结号》这么多大片,这显然不是运气。王宝强支吾了半天也没有说明白,他的好朋友赵毅替他回答:“他待人真诚,让人很有安全感,相处起来特别舒服。一般剧组散伙,大家就不再记得谁了。但王宝强不一样,他总让人惦记,即使没有片子,大家聚一起,也常说,哎,这个孩子干嘛去了。你做人做到这样,机会就走不了了。”这就是职业成功的第二把“钥匙”——真诚的力量比能力更大。

(三)定位准确

第一和第二可能是天壤之别,但只要你愿意,你永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第二是哪座?许多人就不知道了,是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就比珠峰矮了200多米。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叫做……?阿姆斯特朗。第二个是谁?许多人就不知道了,叫奥尔德林,就比阿姆斯特朗晚了19分钟。【3】但是影响力却相差很大。命运的机遇,让王宝强遇到了《盲井》,在这个片子里面的那种老实木讷、本色而质朴的角色,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有这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他一定是这种角色的第一。手握钥匙好开门,要做的,只是用行动去开启成功之门。握好自己的第三把“钥匙”,去奋斗去拼搏。

友情链接